趙莫醫家黑膏藥的由來歷史
黑膏藥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東漢。東漢末年名醫華佗是沛國譙縣人,這個地方就是現在的安徽亳州。
華佗盛名之下,譙縣開始大面積種植中草藥,依山傍山,靠水吃水,譙縣的人們開始向華佗求醫問藥。譙縣的人們將華佗的醫術學了個大概,自此分散各地,譙縣鮮有人稀。但有一戶莫氏人家,在鄉人分散后,舉家遷往現在湖北鄖縣地區并買下了田地用以種植藥草。獨門獨戶的莫氏一家在華佗去世后開始鉆研醫術。
莫氏的族長某次遇見一求醫的富家公子,公子哥不知道醫者大部分離散而去,在鄖縣當地只看見一家莫氏醫館,便上前求醫,莫氏族長見他傷的嚴重,內服湯藥見效也不快,便突發奇想,試試看能不能將草藥混在一起用棉布蓋住,再用布條固定。這樣一試,見效非?,只是用布條和棉布多多少少有些麻煩。自經十多年的研究,莫氏從一書中得到啟發,《肘后救卒方》中記載:“清麻油十三兩,菜油亦得,黃丹七兩,二物鐵鐺文火煎,粗濕柳篦,攪不停,煙斷絕盡,看漸稠膏成”。得到啟發后,莫氏花了幾年時間研究出一套治膏藥的方法,選藥、曬藥、浸泡、炒丹、煉油、下丹、去火毒、攤涂。
膏藥初現,莫氏卻沒有很快崛起。方法被同縣一人知曉,秘密販賣方法。直至魏晉南北朝時,膏藥才廣泛被使用。在清代《十全藥書》當中記載:此膏黑如精炭,似手抓筋骨,熱散全身,透膚而入,活瘀血,通經絡,開竅透骨,疼痛腫脹立止,糜消骨刺。骨痹者,難以直立,難以行走,臥榻不起,敷之,不多日,行動自如,肩扛挑背,好如當初!這個黑膏藥便是那時莫氏家中人所制,F在這個黑膏藥是莫氏第28代傳人,現在的湖北鄖縣市人中醫師莫銳利精心研制所得,效果奇佳,反響頗好,一千多年的沉淀,讓它初露頭角便知曉光芒。祖上的秘方加上新時代的創新,如今的莫氏家族28代傳承人莫銳利與山東沂蒙山區的趙虎中醫師共同鉆研膏藥秘方精心熬制的黑膏藥便是精中之精。
|